《國色芳華》中不能不知道的祥瑞,不可不用的“方勝紋”
《國色芳華》這部由李現(xiàn),、楊紫主演,,唐代為背景的古裝劇,,于2025年1月7日在芒果TV,、咪咕視頻播出,,1月9日湖南衛(wèi)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。
劇中處處暗藏文物,不少道具所參考的文物被眼尖的網(wǎng)友們“扒出”,。其中,劇中縣主大婚所戴冠,,其原型為唐高祖李淵玄孫女李倕所用發(fā)冠,,精致奢華。劇組文物顧問李乾鑫(西安博物院的講解員)提到:觀眾沒有注意到的一些細節(jié)里,,還隱藏了一些“小彩蛋”,。
那么,關(guān)于縣主大婚所用的頭冠,,你真的看懂了嗎,?
圖片源于電視劇《國色芳華》官方微博
縣主大婚頭冠的參考原型收藏在陜西考古博古館里,原冠上精巧華美的花鳥等吉祥紋飾,,由金,、銀、銅,、鐵,、綠松石、紅寶石,、琥珀,、珍珠、瑪瑙,、貝殼等材料制作而成,。而上方裝飾一碩大“方勝”形飾,尤其引人矚目,。
《國色芳華》中縣主大婚造型 唐代李倕冠
“勝”是古代祥瑞之物,。作為古代婦人的一種頭飾,“勝”早在漢代就已出現(xiàn),?!稘h書·司馬相如傳》注曰:“勝,新婦首飾也,,漢代謂之華勝,。” 在漢代,,勝也是“祥瑞”的象征,,《宋書?符瑞志》中記載:漢代以來,吉祥瑞應(yīng)的事發(fā)生,,則戴“金勝”,?!掇o源》釋勝第六條云:“事物優(yōu)越美好的叫勝?!?
早期文獻中,,戴勝是西王母的標志性特征,如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記載“西王母……蓬發(fā)戴勝,?!痹跉v史發(fā)展進程中,勝的外形和功用均有變化和轉(zhuǎn)換,,并衍生出多種涵義。唐代盛行方形勝紋,,名作方勝,,該紋被用在“圣節(jié)”的千秋鏡裝飾、染纈類紡織品紋飾,、金銀器以及陶瓷等日用品上,,成為唐代圖案中的一個基本元素,并以各種方式組織到不同的紋樣中,,如邊飾,、花心。單個菱形方勝,、二片方勝交疊,、或鳥雀銜勝,都是常用構(gòu)圖,。
出土文物中方勝紋與《國色芳華》中方勝對比可視化圖表
唐代方勝主要為供養(yǎng)貴婦和天女頭飾的點綴,,在石窟寺及佛教相關(guān)器物中常可見方勝形紋飾或物件,,如莫高窟藏經(jīng)洞出土“引路菩薩”,、莫高窟第 231 窟維摩天女、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畫《持盤菩薩跪像》等,。
可見,,“方勝”是塑造佛教天女形象的重要符號,該做法在宋遼石窟造像中仍有延續(xù),。
①莫高窟藏經(jīng)洞出土“引路菩薩”
②榆林窟第25窟玉女寶
③莫高窟第231窟維摩天女
“勝”形飾的流行風(fēng)尚并沒有止步盛唐,,而是在原有的基礎(chǔ)上衍生出更多樣式,及更多祥瑞寓意,。
宋代,,文人雅士將巾環(huán)稱為“雙得勝”,就是指兩個巾環(huán)相互疊交放在的形狀,,其形與方勝如出一轍,。蘇軾《謝陳季?;菀晦罱怼份d:“半升僅漉淵明酒,二寸才容子夏冠,。好戴黃金雙得勝,,休教白苧一生酸?!彼问┰ⅲ骸鞍词廊私砉?,以黃金為大環(huán),雙系其帶,,謂之得勝環(huán),,疑用此事?!庇謸?jù)趙夔注《謝陳季?;菀晦罱怼罚骸包S金得勝乃戰(zhàn)陣得捷之人所戴也?!庇纱丝梢?,宋時勝形飾已有勝利、凱旋之意,。
宋代玉巾環(huán)
《如懿傳》中的同心方勝
兩個方勝壓角相疊,,表示心連心,象征男女之間堅貞的愛情,,被廣泛運用在傳統(tǒng)婚嫁中,,賦予同心同德的美好寓意,兼具好事成雙的期盼,,寄托親友對新人婚姻美滿,、永結(jié)同好的祝福。
因此,,古代的文學(xué)作品中,常見有“同心方勝”這個名稱,尤其在反映愛情題材的文藝作品中更為常見,。如元本《西廂記》中,有“把花箋錦字;疊作個同心方勝兒”之句,這里所說的是將信箋疊成個方勝,指的是菱形,,“同心”象征纏綿不斷的愛情,。電視劇《如懿傳》中也有用同心方勝表達愛情的劇情。
“勝”菱形交疊,、連續(xù)不斷的構(gòu)成,,寄托了人類周而復(fù)始的生命意義,承載了人們對家族傳承,、生命延續(xù),、興旺發(fā)達等多重寓意。
以龍鳳形抽象組合成“方勝”回環(huán)交頸的符形,,象征愛和人類的綿延,。用民間刺繡針法,,以及最原始的織布紋為造型語言,目的在于我們可以通過飾面,,穿越千年,,去觸碰最原始的生命贊歌,體驗最深厚的文化內(nèi)涵,,以及最本真的藝術(shù)美感,。